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定义,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行业比较广,涉及的组织比较复杂,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彦国主张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方法论,既要注重物理的运作,也要注重事理的运作,更要注重人理的运作。
法律法规逐步建立
自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各地智慧城市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规范和引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8月30日,八部委联合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强调信息惠民、加速两化融合以及完善投融资机制。在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中,目前已经立项的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6项。这些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键性标准涵盖的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另外,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社会安防领域,近日中办、国办更是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努力使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响民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民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安全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在《意见》的指引下,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加大对安防产品的投入,安防市场的需求量将增加。
新模式下安防厂商挑战大
最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为流行的商业模式就是PPP模式,但是PPP模式是一个舶来品,在法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中国PPP研究院专家靳林明提到,虽然我国PPP模式在之前也有过一段试验,但只停留在试验阶段,与目前流行起来的PPP模式有天壤之别。他认为我国现行的PPP模式,是为了建设新型的政府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在中国行政预算体制调整,政府债务高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国家已经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来看待。
不过PPP模式对安防厂商并非仅仅是市场需求量大的好事,它对安防设备产品的要求有了整体的提高。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架构师柳文凭分析到,按照现在的PPP模式分类,安防是智慧城市中属于工程类项目的运作。在总的层面来分析,智慧城市会有一个总的承包运营商来把控整个项目的运转,安防设备商负责提供摄像机等监控产品。政府则负责与项目总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以公司的形式运作,对相关的子项目可以实现直接运作而中间不需要招标过程。
由于是按照公司的运作,要求必须有盈利点和特定的功能。安防厂商切入项目中,不会再像以前的项目工程那样提供统一的产品,现在更多的考虑是要让摄像机产品的功能满足政府的实际管理需要,同时还要求满足盈利的需要,即按照项目总公司的调研所要求的盈利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开发,这对项目安防设备商的产品研发能力要求相当的高。
比如在设备商提供的摄像机的前端适应性上要强,要求多元化的信息采集;比如要求一个摄像机点位要同时支持无线城市的应用。即在摄像机点位大概是一百到两百米一个点位的情况下,把摄像机点位当成一个无线WI-FI来用(赢利点),同时要求实现网口的物理隔离,安全化管理和无感知应用(不管摄像机是关掉还是坏的,网口要保证是可用的)。在这种新的盈利模式下,工程项目显然对摄像机的特性要求越来越多。反观现在安防行业的摄像机,很多都还是针对之前工程项目型的单一摄像机,厂商更多考虑的是用一个网口满足工程商的施工方便,对摄像机在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很明确。
宇视科技柳文凭提到,现在高通和英特尔都在关注监控摄像机,在智慧城市对摄像机有如此大的需求后,都投入精力大力发展安防监控型的芯片。高通现在推出基于安卓的监控芯片,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比较大,不过由于价格过高(一块模组大约在50美金左右),所以在市场推广上会有困难;英特尔去年也与科达合作推出一款感知型的芯片,但是英特尔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对镜头和采集的调教没有成熟的方案;国内的海思也有相应的市场调整,但是海思的传感器的功能丰富性还达不到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所以,安防厂商基于智慧城市PPP模式下的挑战很大,运营方在盈利模式的强烈要求下对安防厂商提供的产品要完成从项目型到应用型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对摄像机的功能特性和行为习惯都会有很大的思路变化。如果传统的安防厂商仍旧陷入传市统的思维,那么它的发展机遇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把思维打开,与行业的趋势进行接触,在智慧城市整个的大环境下才能快速的发展。
市场看好智慧城市建设
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我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住建部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智慧城市建设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业务供求,资本市场非常看好。目前A股中仅直接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上市公司就有20多家,另外还有数十家间接相关的上市公司。据中国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此前的预估,智慧城市全球市场预估在未来大概有40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估计将有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从建设进程看,2014年以前,全国智慧城市都在跑马圈地的运动加速进行,参与者都在不断瓜分智慧城市项目框架协议区域,组织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解决方案的综合型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2015年开始,签订了智慧城市协议的城市将陆续进入具体项目的实施阶段。
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比较景气的行业有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两个领域,主要原因是这两个领域与市民的出行和健康密切相关,刚需特征明显。在智慧交通方面,政府对于智能交通的投资预期在中长期内非常乐观,有机构预计行业增速可保持在20%-30%。除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也成为热门领域,包括海康、华为、海尔、中兴等龙头企业,各家企业分工不同,比如海康注重社区安防和家庭安防,华为、中兴偏重于通信技术。
在互联网领域,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也已经涉足智慧城市网络入口的建设。杭州市民王益最近在支付宝中便发现一个“城市服务”的入口,点击进入后,可以查询车辆违法、驾驶证、出入境、公交、今日限行车辆尾号等信息,还可以进行小客车摇号、生活缴费、治疗挂号等。浙江杭州是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阿里首先在这里展开“智慧城市”的试点,市民可以像逛淘宝一样在网上办理所需要的民生政务服务。提供一站式市政大厅体验的不止阿里。腾讯也瞄准了“智慧城市”,将在自己的超级App微信中加入“城市服务”,提供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户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种政务查询,目前已经在广州、深圳、武汉展开试点。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困难
虽然各家都在跑马圈地,抢夺市场入口,但在智慧城市市场前景巨大的环境下,也有众多券商以及业内人士指出,智慧城市多数项目停留在规划阶段,而面临的困难则是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西南地区一位财经观察人士就提到,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在初级阶段,规划庞大,但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智慧城市没有现成的模板,加上地方债高企,不排除地方政府存在违约的风险,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该人士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自“十五”规划以来,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总体而言,我国多数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中信证券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2010年开始,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规划总体投入达万亿元市场规模,但多数项目停留在规划阶段,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困局的重要原因。此外智慧城市存在行业系统风险;现金流继续恶化;新模式拓展不及预期;大订单落地低于预期。
除了钱,各个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也成为困扰。据悉,一些地方提供无线网络的车辆,往往只有指定的运营商。要建设智慧城市,共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是基础,但是目前除了运营商,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更为牢固。交管、城管等部门各自为政,数据不通,典型的资源浪费。
对于安防行业而言,宇视科技柳文凭认为,由于正在经历行业的变革,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下,如果还靠规模和价格战去抢夺市场的话,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产品的同质化无法适应PPP模式下各个城市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廉价化也会造成设备商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支持产品多样化的建设。同时,在各地智慧城市交流的会议上,80%的城市都希望安防厂商能提出城市发展新的思维和模式,把建设核心从平安城市转移到智慧城市上。从这个角度分析,安防厂商必须进行变革,不可能再按照以前的思路进行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论断点燃了人们关于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创新的思考。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平安校园等一系列行业应用都相继被提及结合起来,但是智慧城市建设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整套系统的方法论,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不应该随意跟风,凡事必言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工程建设事关城市安全和民生工程,智慧城市的考核应该以居民的幸福指数、城市管理指数、城市社会责任指数等相关标准来考虑。智慧城市的大智慧,应该是由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的智慧积累起来的,市民永远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万事必先考虑市民是否出行安全、便捷,居住环境是否舒适、健康,办事机制是否高效、节能、廉洁,所以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让人人都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
在此环境中,安防厂商要把握住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和大潮流,在智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把控工程的标准化,提升产品的工艺质量,加强对细分行业的理解和深耕,贴近用户需求,同时提升大型项目的集成和管理能力,力求在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