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122个城市正式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由信息技术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三个阶段将依次呈现:一是对内整合,也就是说,城市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需要进行整合和共享,如果公共平台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打通,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就无法实现。二是对外开放,是指以开放的数据、开放的公众参与度和开放的投资为典型特征,而PPP恰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跨界融合,包括金融和互联网跨界,医疗信息和IT基础建设跨界等不同业态的不断融合与撞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业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并不是依次完成,而是可以平行进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建设体系中,困扰建设者最多的问题就是资金链达不到需求。
黄楠表示,在顶层设计层面,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一系列项目进行支撑,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设置各个领域的目标、效果、策略和具体的项目。如:物流、旅游、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同时,建设者通过相应的底层设计,还需要分解很多具体的项目,虽然每一个城市的需求项目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资金的投入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至少3层更大的价值。第一,是单个项目的价值,如智能交通项目提升城市整体的交通效能。第二,是系统性价值,当多个系统建成后,各个系统会经过协同带来超出其总和的规模效应。第三,是社会价值,也是最大的价值,它会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既然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会为整个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不只是简单的商业问题,也不只是政府一方的责任,而是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来实现智慧城市的价值。这就是智慧城市为什么需要PPP。
采访中,黄楠告诉记者,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运用PPP模式的一个优秀代表。这个城市只有80万人口,但自行车保有量却超过120万辆。政府用大批资金建造了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公共自行车运营项目,其做法之一就是选择一家运营商签订为期10年的合同,每年给运营商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项目的启动和维护,并根据使用时长向本地市民收取使用费。这一典型的PPP模式在实行过程中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