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硬件这两个领域,其实不可否认的是智能硬件是移动互联网趋势下产业进化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投资者投资移动互联网的热情会高于智能硬件,至少从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是这个处境。
不可否认,曾经投资互联网领域投资者们在移动互联网到来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资移动互联网。这种投资行为与决策,我将其定义为决策的思维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人类通常都是喜欢基于自己固有的经验指导自己的思维决策。因为我们有过去互联网的经验,因此无意识之中就会通过这种思维路径依赖转向于移动互联网。
而智能硬件如果严谨的定义,其显然不是互联网的专属范畴。所谓的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本质不过是个营销概念而已,而这个营销概念能爆发是因为趋势。智能硬件更准确定义应该是一种跨界,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边界交汇的产物。
正因为智能硬件是传统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边界交汇的产物,此时我们所习惯的思维路径依决策就处于模糊区。对于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这两个曾经在各自领域都风生水起,没有太多交汇的巨头而言,彼此之间相对比较陌生,并没有深入的互动。此时移动互联网突然之间跨了进来,一脚踩着互联网,一脚踩着传统制造业,于是在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两大领域之外的第三边界产业出现了,那就是智能硬件产业。
这种边界交汇就让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这两大领域的创业者们都感觉到智能硬件似乎都是与自身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在传统制造业的从业者们看来,似乎只要向右靠一点就是智能硬件。也就是说在自身原由产品的优势上,通过研发加入一些智能元素,比如芯片、传感器、APP控制等,就可以实现。
同样,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从业者们而言,似乎只要向左靠一点就是智能硬件。也就是借助于已有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或者说是对于互联网用户的研究经验,然后整合传统制造业,对其进行改造,加入移动控制元素,似乎一个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智能硬件就诞生了。
当然还有第三人群,就是一些初创者们看到了智能硬件这一边界交汇的跨界产业,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于是就通过跨界的团队组合,来抓住这一新的商业浪潮。
但从今天的现实情况来看,不论是互联网领域,传统制造业,或是创业人群都在智能硬件产业上忙的不亦乐乎。但另外一端的市场,也就是消费者似乎无动于衷,智能硬件产业可谓冰火两重天。这一现象更让投资者陷入了迷茫,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投资者对于智能硬件产业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或许有人认为智能硬件产业就是个坑,如当前火爆的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自行车等产品,几乎不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更多的则一种自我欣赏的科技玩物。比如智能插座,看似很美的一款智能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对家里的电器设备进行开关控制,似乎很智能。深入去思考,这产品在我看来实际价值并不大。如果我们是为了解决电器设备的控制问题,那么电器设备厂商完全可以通过加载自带APP实现,而不需要增加这么个多余的配件;如果传统的插座制造企业直接在墙壁开关插座上融入智能控制芯片,然后通过加载自带的APP且不是更简单方便;如果是为了解决开关控制问题,或许传统的按钮开关更便捷,因为我们只需要直接对着插座上的开关按一下即可,而不需要拿出手机,然后再点开APP,之后再选择所需要控制的插座,然后再对其进行操作。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目前智能硬件的处境有点微妙,很多看似智能的产品,其概念远大于实际的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硬件确实给投资者挖了几个坑。而形成这些坑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一、是一些年轻的创业团队,一方面由于对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缺乏一些洞察与了解;另外一方面缺乏传统制造业的行业沉淀。这些行业沉淀的知识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这不是通过网络搜索一些文章或者报告,或者是一些行业分析数据能获得的。因为我们要想借助于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的一些产品,就需要对传统产业的形成以及其产品存在的原因与问题进行深入的掌握,此时的创新才会避免进入自我陶醉的误区。
二、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从一个虚拟的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能为了追求颠覆而颠覆,而是真正设计出能为用户带来实际使用价值的产品,这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概念加供应链组合。尽管互联网的一些模式很美好,但进入实体产业领域还需要更为深入的了解,因为这些产品是生活民用产品。生活民用产品与智能手机类产品的使用属性、性能要求、使用特性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跨入而言,智能硬件给互联网这一虚拟世界的工具赋予了更为丰满的胴体。而这个胴体对于用户而言,不仅仅是一夜情,而是一个既上的了厅堂又下的了厨房,既美貌婀娜又智慧贤淑,当然更重要的是还能生孩子、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智能硬件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三、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更多的决策是遵循着思维路径依赖以及摩尔定律在产业上探索升级空间,对于智能硬件这一跨界的事物显然是没有经验的。尤其对于本身就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制造业,面对突如其来,骑着移动互联网这匹快马而来的智能硬件,似乎有些迷茫。显然过去遵循着摩尔定律的产业升级方式,对于这一跨界产品而言已难以适应。
不论是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亦或是新的创业者们,对于智能硬件领域都无章可循。对于用户而言,似乎想拥有智能硬件,但却又觉得实用价值不大。而对于投资者们而言,似乎每一份创业报告都有着很庞大的颠覆空间,从2013年投到2014年,再展望2015年似乎还是处于继续跟投的命,这坑何时能填满?
智能硬件对于投资者而言到底是福是祸?理性来思考、观察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尽管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概念已不是新名词,但是搭乘着移动互联网而来的智能硬件不得不承认还是个年轻的小孩。
尤其是当谷歌收购了Nest之后,智能硬件热潮从大洋彼岸刮到了中国,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趋势站到了风口上,资本、人才、媒体、创业者们纷纷涌入,各种联盟、组织、沙龙、会议、路演可谓是应接不暇。尤其是各种各样路演的智能硬件产品,更是以颠覆行业创造新市场的角色来势汹汹,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产品技术等都有着看似清晰的方案,显然今天也是没有收获如期的目标。
这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如同我最近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可穿戴设备给投资者挖坑了吗》一文中所描述的,智能硬件同样作为一个新兴科技明星,在整个产业链都还未健全,商业模式都尚不清晰,大众都还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智能硬件整个产业就已经进入了商业化探索的道路上,这就出现了今天的所看到的错位局面。
这并不是说智能硬件这个产业有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个错误的行业。恰恰相反,智能硬件是下一轮的趋势行业,而且是移动互联网时期唯一能赋予移动互联网物理属性的产业。而这种错位现象的出现,核心问题就在于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们跑的速度超过了产业链的发展速度,以及用户理解的速度。
在2014年之前,智能硬件的产业链并不成熟,没有专门的芯片、传感器、通信技术,云平台、大数据也还未有效支持,整个产业链更多的是借势进行概念性的关注,而并未采取实际行动,这显然是难以支撑智能硬件产业的商业化。而进入2014年,随着各大巨头的挺进,其价值并不在于带动了方向,带来了信心,关键是带动了产业链的实际行动,以及用户的关注度。
不论你信与不信,2015年智能硬件的趋势将会更有激情,对于投资者而言将很快从这坑里爬出来,并会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站到风口上。而我这样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者的接受度也接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智能硬件产品也将显的更有包容性;二是对于智能硬件的创业者们,不论是哪个维度的厂商,经历了2014年的热情与迷茫之后,对于智能硬件产业的商业化将会有更为成熟的思考;三是产业链的专业化、细分化将会给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四是科技巨头的进入为智能硬件产业的系统平台搭建提供了保障,这将改变传统制造业“各自为政”的局面,所有的智能硬件都将会是标准产品。
而对于整个智能硬件产业2015年的发展趋势,或者说其技术走向,在我看来大概会由以下六个方面:
一、APP将会标准化、平台化。很快,一种如同安卓系统式的APP系统将会出现,所有的智能硬件厂商将会基于一个系统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对于用户而言,不论我们拥有多少智能硬件产品,我们的手机里不再会出现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APP应用,而是一个超级APP,或者理解为APP管家。
二、系统平台将建成并开放。不论是谷歌还是苹果,亦或三星、海尔等,其针对于不同智能硬件的系统平台将会开放给开发者。而智能硬件系统平台的开放与以往苹果的app store也存在比较大的区别,之前基于手机所开放的开发者平台只是基于应用软件的操作、开发。而基于智能硬件的系统平台开放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软件层面,而是两段同时开放,也就是硬件接口,或称为硬件接入标准的开放,以及应用软件操作层面的开放。
三、智能硬件都将会是标准化产品。与现在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标准化不同的地方在于,基于系统平台的智能硬件本身将会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统一着标准的除了产品性能本身的检测指标外,最关键的就是系统平台所开放的接口标准。而对于系统平台而言,只要是符合其系统接口标准的智能硬件,不论是筷子、自行车、马桶、床垫、空气净化器、插座、灯泡等,对于系统平台的生态圈而言,都只是一个零部件。
四、硬件接口标准将统一。不论数据在线传输,还是对智能硬件进行充电,只要是智能硬件本身连接需要的硬件端口,都将会趋于统一。同时,对于相同电压标准的智能硬件产品,其充电器也将会趋于统一。
五、产业边界将趋于模糊。不论是创业者、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面对智能硬件这个跨界产业所缔造的生态圈而言,都只是其中的一个配角,或者说一个“零部件”。因此,产业界定将会越来越模糊,更多的是融合,更不存在谁颠覆谁,而是谁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服务用户。
六、无线通信将成为标配模块。不论是通过家庭集控中心,或是各自单独传输,亦或实现不同智能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都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此时无线通信技术将会以模块化的方式成为每个智能硬件产品的标准配置或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