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实行的新规狠多,其中央行的两个新规一经发布便遭到漫天吐槽。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以及为确保实名开户,第三方支付和人脸开户纷纷被叫停,支付宝跨行转账受限,过去业界所倡导的网络银行单独通过“远程人脸识别+身份证件核实”的开户模式暂被搁浅。互联网+时代里,金融业务的跨界合作纷纷被叫停,是阻挠了互联网化进程?还是加大对互联网时代的安全保障?
第三方支付被叫停 互联网+发展受阻
支付宝、微信、财付通……这些第三方支付方式已经快速并紧密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由曾经简单的网购付款,涉及到现在的消费、转账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
根据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用支付账户转账,无论转入还是转出,都只能在支付账户与自己的同名银行借记账户之间操作;限制转账支付金额:拥有综合类支付账户的个人,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不得超过20万元,拥有消费类支付账户的个人,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不得超过10万元;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这意味着此前第三方支付争抢的P2P网贷资金托管业务或被禁止。
众多第三方支付公司表示,如果意见稿最终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很多业务可能无法继续开展。另外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现在大热的余额宝、招财宝等投资理财业务会大大受限,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企业提供的专业资金托管的业务也将无法继续。可见,央行此举一出,互联网融入金融领域的步伐将陷入尴尬局面。
“刷脸开户”成辅助 靠脸吃饭时代还很远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尤其在金融行业的发展。
2015年5月,《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互联网金融新贵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均透露出将用人脸识别融入远程开户,作为技术依据,利用“远程人脸识别+身份证件核实”的模式为金融客户开立账户。这意味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银行业即将进入正式商用阶段,瞬时,这种高大上的开户方式成了“香饽饽”,“靠脸吃饭”一夜爆红。
然而,近日央行发布最新的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交叉验证和“柜面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再次发声“为确保实名开户,央行要求远程开户必须与现有银行账户交叉验证”。这意味着被捧上天的“刷脸开户”跌下神坛,成了辅助技术。
“刷脸开户”为何被喊停,原因在于基于远程开户的技术依据,人脸识别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相似个体如双胞胎、照片等难以区分,无法规避作假的可能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远程开户带来客户身份核查验证存在潜在风险。因此,靠脸吃饭的时代,还需等到技术发展成熟的阶段。
小结:互联网+已成趋势,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而对安防行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初衷。将安防技术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不仅是安防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跨界大融合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仍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