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支付宝宣布上线刷脸登录功能,用户可以用“刷脸”取代账号密码更快捷地登录支付宝。支付宝方面介绍,在试运行两周之后,数据显示,刷脸验证的识别成功率已经高达90%以上。因此,该功能有望在年内向用户全面放开。
阿里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今年初的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就在开幕式上向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副总理马凯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为嘉宾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
从刷脸支付到刷脸登陆,阿里在人脸识别应用之路上走的越来越远,然而,推广之路,却曲折万分。成为短板的不是阿里这个大平台,而是被人质疑的人脸识别技术本身。
用户隐私安全有待考证
首先,是对于人像录取的存放之道的质疑。在今年的高交会期间,a&s小编遇到一件事,因为高交会需持观众证进入,小编们纷纷提前前往官网注册登记,在完成繁琐的注册信息后,最后面临的结果是手机号码已被提前注册。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今年春运到来之前,广铁新规要求尚未购买过火车票的人须手机进行双向验证,而a&s小编同样遇到手机号码已被抢先注册,不得不拿着身份证去售票窗口进行验证,其中之繁琐,令小编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禁担心自己的隐私的安全问题。一个手机号码尚且带来这么多麻烦,要是被记录登记的人像、指纹等信息一旦被非法售卖、意外泄漏,所将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更多的人不会贸然选择这种虽然便捷的识别方式,这也是Smile to Pay或是刷脸登陆遭受滑铁卢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人脸识别的因素繁多
其次,尽管行业内标榜目前人脸识别成功率能达到99%,但是这是前提必须在光照条件、人脸无遮挡等客观条件下的最大值,,阿里支付宝手机人脸登陆则是在手机上进行识别,且手机的移动性造成客观环境的瞬息变化,从而会极大的影响识别率。撇开人的面容不稳定性的因素,想必支付宝所提供的90%以上的识别率是在稳定的室内条件下所得,而对于室外等条件下的识别结果,会有一定的出入。未来在实际的应用之中,用户的吐槽也会相应增加。
当然,阿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方面的突破和研究是值得肯定的,也开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先河,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带入金融领域,创造了极大的商业价值,只是赚钱的同时,还得周全的考虑客户的体验和对安全性的保密,相信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未来更多的生物识别技术还将被引入金融行业,创造识别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