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迅猛崛起,让无人机成为越来越多航拍爱好者的新宠,由无人机航拍带来的视觉享受纵然震撼,但对于运动爱好者而言,“机动人不动”的玩耍模式依旧缺少一些刺 激感。运动无人机的兴起或许将成为运动群体告别头戴GoPro玩极限的结点,让无人机和运动的你一起享受无拘无束的急速!
运动类无人机 为解放双手而生
深圳飞豹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面简称“FLYPRO”)总经理林海认为,运动无人机领域是目前大疆也无法切入的市场,因为大疆无人机需要用遥控器或手机来辅助操控,而对于运动群体来讲,当他们进行滑雪、冲浪、滑板、跑酷、山地骑行等高速运动时,是无法腾出双手来操控无人机设备的,他们的最大痛点在于解放双手,专注于运动,同时还希望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因此,针对运动场景应用的无人机,需要最大程度的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如果能实现一键跟拍或是语音控制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林海表示。目前, FLYPRO已创造性的推出了智能手表和语音控制的运动无人机操控方式,成功突破了通过遥控器和手机操控的弊端。另外,由于运动所具有的速度快、场景不确定等特殊性,运动无人机在功能和性能上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比如:
1)高速跟拍。目前市面上消费级无人机还多处在用手机或遥控器等终端操控的阶段,一般的用户在使用无人机跟拍时,要想确定摄像头是否对准目标,需要将图像回传至手机、遥控器进行反复微调和查看,这就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而也有部分企业针对高速跟拍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如FLYPRO的云台智能追拍技术拥有一套独立的算法,配合GPS,可以根据人物离无人机的距离和角度来自动演算,做到始终无需手动调节,镜头自动对准目标进行跟摄。
2)自动避障。目前避障功能在军用无人机、高端商用无人机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而大众消费级无人机除FLYPRO外还鲜少有实现自动避障技术的厂家。在避障技术方面,现主流的电动多旋翼无人机避障系统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超声波、TOF、以及相对更复杂的,由多种测距方法和视觉图像处理组成的视觉避障系统。前两种是目前高端商用无人机应用较为广泛的避障系统,而视觉避障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林海表示,视觉避障系统是当前方有障碍物时可自行感应避开,而不是通过雷达、红外线这些技术来实现避障。视觉避障将会是未来无人机的主流技术趋势。
3)多重安全备份。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信号的干扰,比如强电磁,而一旦发生故障,无人机很容易产生飞行不稳,撞机或者坠机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飞行的安全,无人机需要设置多重安全备份系统,采用双罗盘系统,相当于配置两个CPU,当A CPU遭遇信号干扰,数据会同步到B CPU,如果B CPU发现数据不匹配,无人机即可自主悬停,等待控制端的指令,从而避免了机身乱飘导致的撞机或坠机事故的发生。
无人机应用领域扩增 市场迎来爆发期
不包括军用无人机,仅就消费型无人机而言,目前全球90%的无人机均产自于中国,国内这两年无人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对此,林海认为,推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迅猛增长的原因有这几点:首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成本的控制,无人机的售价也一直在下降,扩大了无人机用户群体的准入门槛;其次,最受人质疑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各厂家的不断努力正在逐步得以改善,比如自动避障和多重安全备份系统;最后,随着无人机研发技术的逐渐成熟,无人机的操控也更加便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价格的持续下降、安全问题最大化被解决、操控更加简便等种种因素为无人机应用市场的普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未来3-5年会是无人机面向大众化市场普及的最佳时期,2016将会成为无人机市场的爆发期!
与消费级市场一片火热的景象不同,目前国内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尚未出现爆发性的指数型增长,但其增长稳步加速。据了解,工业级无人机在电力、安防、农业、森林防火、警用等不同细分领域的应用稳步增长,整体处在爆发前的积累阶段。同时,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火热提升了无人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无人机在工业级市场的推广。
同时,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无人机跟行业结合的紧密度也越来越高。就我们所熟知的快递领域而言,各大电商和物流配送企业也早投入到快递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实验阶段。目前,包括亚马逊、DHL、顺丰在内的企业均在大量测试无人机配送快件。京东刘强东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也透漏京东将在明年1月拿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许可后,进行无人机在县城的测试,搭建农村无人机物流配送体系。无人机配送不仅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还可提高效率,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难题。
市场爆发加剧竞争 企业定位是关键
据美国权威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最新报道,2015到2020年期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9%。美《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刊登的分析报告也显示,未来十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伴随着国内大疆打造的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以及近30亿元的总营收业绩神话,吸引了众多初创企业及传统企业朝无人机市场的积极开拓。
对此,林海认为:“对于企业来讲,进入一个新兴的市场,利益驱使是一个方面,但这个需要建立在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成立。首先,在进入无人机市场之前,企业的定位很重要,企业应该弄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哪些以及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等等,反之,盲目的进入只会加剧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现象。”
除了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之外,企业在无人机领域所能带来的核心技术也是竞争的关键。据林海介绍,目前无人机领域的企业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厂商,另一种则是方案商。“光深圳无人机企业就有近200多家,放眼全球,有基本95%以上的公司都是方案商,方案商一般由A公司提供监控设备,从B公司拿马达设备,由C公司做外观设计这样子,最后进行组装贴牌,并没有自主的核心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无人机产品同质化的根源。” 林海表示。
消费级无人机政策有待出台
无人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但据悉,目前针对消费领域和商业应用的无人机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出台,2009年相关部门下发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并未涉及商业和消费级应用的相关内容。
但无人机市场的繁荣已经促使国内相关部门加速制定相关飞行标准。据了解,以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者协会(AOPA)为代表的组织,正在推动无人机行业的飞行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同时我国的《无人机飞行管理规定》也正在制定当中,可能将对此类飞行器的商业应用做出明确规定。
对此,林海表示,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针对无人机市场和产品规格的相关政策和规范也将会陆续出台,这是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的过程,无人机是时代的产物,或许发展到将来,无人机的应用将进一步融合到用户的日常生活,承担起像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职责,为大家提供高效丰富的生活服务。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消费级无人机应用规范虽然有待出台,但关于国内无人机应用范围控制应在500米以内,飞行高度一旦超过1000米即有可能危及飞机航线安全以及如军事基地、机场、政府等领域属于禁飞区域的行业常识还是应该谨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