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传统灯光、窗帘、暖通空调等智能家居控制类产品不足以构成消费热点,因为实现成本较高、用量较少,所以市场定价通常是传统非智能控制产品的几倍甚至上百倍。行业从业者也想了很多方法寻求普及化市场切入点,比如远程视频监控、红外转发控制、智能插座、老人看护、家庭空气质量检测等各种产品,但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消费需求热点。近期穿戴设备智能手表、眼镜、手环、戒指等比较热门,但也褒贬不一;还有就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也在发力,嗅到商机的智能家居厂商与传统行业短兵相接并不占优势。
产品价格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应者寥寥
业内人士非常清楚,行业的高端品牌主要是来自于欧美产品。客观地看,产品品质不错,功能也走在科技前沿。不过那价格不是大众消费,随便一套系统都是几万以上甚至上百万,可以说基本都是奢侈品的定位;而很多国产的产品,虽然宣称比国外产品的价格要低很多,但是看一下价格,很多的确是比国外产品便宜,不过也没便宜到让消费者心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智能灯光面板动辄都是几百元,而老百姓日常用的一个开关面板才十几块钱,10倍以上的差价换不来10倍的用户体验,何谈普及?
智能家居控制产品,陷入屡遭冷遇尴尬
智能产品最常见的购买渠道是家装设计师,被设计师当做普通建材一样向有装修需求的客户推荐。这些大多数针对中高端业主的被动需求,而主动需要智能家居的人虽然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商家信息,但缺少系统性的渠道。而配套的服务就更为欠缺了。
服务规范缺失,实现价格亲民更是力不从心
对服务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大多数集成服务商在做客户报价单时,“系统集成费”是不敢多报的,通常列为产品总价的10%~20%,而且是等着用户杀价时免掉的,弄到最后,演变为买产品送服务。二、将服务成本计算进产品定价,导致产品定价虚高。目前,绝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是需要配套技术服务的,从方案制作、实施到维护等都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或上门服务。如果服务成本能够清楚另算的话,那么总有一部分消费者会考虑自己动手DIY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了。因此,智能家居行业似乎也在等待着某种颠覆性的创新。
推荐阅读:小区安防隐患,向谁问罪?
大连红星滨海社区智能化工程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