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的安全防范工作目前还处于摸索前进状态,高校安防具有开放度高、人员复杂、流动大,监控面积大、监控点多的特点,且各地区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适合高校的安全防范体系。要建立这一体系,需要安防技术、安防教育和安防模式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磨合方能实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高校技防建设的两大要点
在实施安防技术防范时,应注意所有监控设备的统一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系统,从而发挥系统最优效能。
其次,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防系统。在高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通过监控中心与前端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信息互通机制和联动机制,使得系统具备校园监控、接警、出警、指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等功能。同时其中包含的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门禁系统、应急报警系统、消防安全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子系统,各自通过网络通信系统和指挥中心相互连接,它们采集的信息、数据通过网络通信系统传输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把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最后把做出的反应通过指令的形式反馈到分系统中,从而,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处理。
上海教委智能化应用理念超前
上海高校对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比较重视,起步较早。2006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6部分:学校、幼儿园》(沪质技监标[2006]394号,以下简称《地方标准》),这为本市学校、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提高上海学校、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上海市教委在2010年提出了技防系统要做到事前预防预警、事中监控跟踪、事后调阅举证,必须全方位、全过程、最大化发挥技防系统的效能,提升校园技防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数字化、高清化、覆盖化、网络化、智能化技防管理体系,维护校园安全。下面笔者将对智能化视频技防技术应用于高校安防给出系统架构和优势分析。
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智能化视频分析技术作为安防技术发展中产生的新技术,具有无人值守、人员特征快速比对、录像快速检索等特点,同时该技术布控灵活可以依据监控现场的需求放在前端、后端或云中心。合理的智能化视频分析平台设计可提高监控效率的同时有效解决校园安防中人员复杂、流动大,监控面积大、监控点多与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对从前端接收的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应用,例如,对校园出入口车辆视频进行分析实现车牌捕捉;校园中各楼群出入口人脸分析实现人脸识别和比对;校园公共场所的重要物体搬移监控和可疑滞留物体报警以及自动跟踪等功能。
推荐阅读:北洋平安校园校门出入口安全解决方案
华平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于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
智能化视频监控平台以普通的网络视频监控为基础,除了具备广为人知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能为校园安防带来更大的优势。
无人值守下替代人工监控
彻底改变以往完全由安全工作人员参与的监控模式,通过嵌入在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或视频服务器)和云中心的智能视频模块对所监控的画面进行不间断分析达到替代人工监控目的。
事前预警取代事后取证
通过有效的智能分析规则配置实现对重点目标场景智能化监控,一旦目标物体触发预设规则可联动报警,真正做到事前预防预警。事后到事前的转变可有效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智能检索颠覆人工检索
以往监控录像调阅往往采取人工检索的方式,对于上百小时视频录像这是极其繁琐的工作,智能化分析平台的出现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录像检索过程中可采用目标特征对回放录像进行过滤和筛选,还可以通过浓缩播放提高检索效率。这些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平台信息与云中心信息进行互联对比
智能化视频分析平台通过网络与云中心互联,在云中心中可存放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的人脸特征信息和其他信息(如:权限、职别等),智能化视频分析平台通过校园主出入口或校园内各楼群出入口人脸信息分析,同时与云中心的数据建立比对,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提前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增加多摄像机协同、流量分析等拓展功能
完善的智能化视频分析平台,除上述功能外,还可实现目标跟踪的多摄像机协同,即一旦一个摄像机定位目标物体,该区域的其他摄像机可通过云中心获取目标物体特征实现协同跟踪。流量分析功能是通过摄像机画面的人数和方向统计分析人流方向和流量,这对于高校经常举办的大型学生活动监控尤为重要,一旦发生人流拥塞可提前预警。
高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涵盖了众多不同需求的监控应用,显然以前统一的监控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的监控需求,只有做到层次化、智能化、结构化监控才能满足高校安防的复杂需求。随着智能视频分析平台的日渐成熟,必将为高校安防技术发展带来强大正面能量、有力保障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