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各种伤人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既与国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关,也与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及全社会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有关,更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投入及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密不可分。面对诸多校园安全影响因素,从校园内部的安全防范和周边的环境整治入手,对影响校园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潜在威胁采取应对措施,构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综合安全管理和保障体系,
人防方面
各中小学应按规定设置安全保卫机构或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健全安全保卫队伍,落实安全责任制;校区建立门卫管理制度,配备数量适宜的青壮年专业保安人员和自卫器材及通信设施,实行来访人员登记和内部人员凭卡出入等制度;每天上学、放学时段校园门口应安排安全保卫人员迎送和负责交通安全疏导,有条件的应落实派出所民警或者治安协管人员维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制度和校车接送制度;寒暑假期间应组织护校队,强化对校园重要资产和重点区域的巡查与防护。
安全保卫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熟练掌握消防器材、自卫器材、通信器材和技防系统设备的使用方法,全面了解校园消防、技防和其他各种重要防护设施的布局及各种应急预案的处置流程,熟记相关安全保卫部门和应急援助机构的联系方式。
物防方面
首先必须对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99-2011和其他校园建设安全规定,查摆校园选址和建筑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补救。同时针对其他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完善消防设施和食堂卫生设施的建设;校园应采取封闭式实体防护措施;校舍二层以上窗户和与外界相通的走廊过道应安装全封闭金属栅栏;财务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和其他存放重要物品的库室应安装安全防盗门,窗户应安装防护金属栅栏;校舍的楼梯和出入口应设置醒目的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和其他重要区域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校园的广播系统应具备疏散诱导指挥功能。
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而且风险系数较大的安全缺陷,应立即停止相应场所和设施的使用,并设置禁区;对于不会直接造成安全损害的,应设置安全告示或者警示标志,校门口和周边道路应设置减速带和交通限速标识。
技防方面
应依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和其他相关规定,全面完善技防系统的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一是完善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建设,对校园大门外、校区大门和其他出入口、教学区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学生宿舍区出入口、食堂、重要库室和其他重要场所实施视频监控和同步录像,视频监控图像信息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校园大门口的监视及回放图像应能清楚辨别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进出车辆的车牌号,校园大门外部监控图像应与当地治安视频监控平台联网,其它视频图像宜与上级监控中心联网。
二是完善入侵报警子系统的建设,分别在财务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和其他重要库室及重点防护部位安装入侵探测装置;门卫值班室、师生宿舍区、教师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以及其他部位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必要时在校园周界围墙上方设置周界入侵探测装置,构成具备入侵探测、应急报警和周界防护等功能的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应具备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功能,并和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报警系统联网。
三是完善电子巡查子系统的建设,对于较大规模的校园,宜依照《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设置电子巡查子系统,在校园的重点部位和区域设置巡查采集点,根据安全保卫人员的数量和巡查方式配置相应的巡查采集装置,按校园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巡查路线和规定巡查时间,促进安全保卫人员日常巡查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是落实和完善其他技防设施,各中小学校可根据具体安全防范需求,选择性地落实其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如门禁、对讲、访客识别、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和装置,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效能。
技防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要求,系统应配不间断电源,严格落实防雷接地和其他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校园的应用特点,因地制宜,优先采用成熟而适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器材,同时注重环保与节能。
安全管理方面
各中小学应全面建立和定期更新消防、治安、交通、灾害和其他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处置队伍,明确人员职责,训练师生员工掌握紧急状态的安全应对流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和各种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落实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内外部沟通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档案。应定期对校园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施进行检查维护,落实安全用电措施;按相关规定邀请专业机构对校舍电梯和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之保持正常的状态。
人防、物防、技防综合安全管理和保障体系的效能优势
通过对中小学校园诸多安全风险和潜在威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校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性质、根源、侵害目标和危害程度均具有多维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科技手段的智能型侵害行为正不断出现,单一的防范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