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安防行业也开始涉足“物联网”,实际上,安防行业尤其是视频监控本来就是“物联网”——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们研究物联网发展应用带来便利。同时,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用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必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必将催生一批新兴业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物联网特征及其结构层次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以及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必须保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在高速运行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当然,物联网也可以构建在静止物体上,如周界防范、文物监护、桥梁监控、环境监测等。
从体系结构来看,物联网可以分为五层,即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支撑层首先是一个完备的技术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协同感知、样本库、安全、仿真、自组网、网络融合;其次是在技术体系上的平台支撑,主要包括柔性产线、Ipv6。感知层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与采集信息,为后续信息处理和相应决策行为提供海量、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物联网感知层的信息采集方式主要包括RFID、传感器、二维码、GPS/北斗、传动器,其中RFID主要包括芯片、非接触IC卡、读写终端、标签、中间件/软件、个性化设备,GPS/北斗主要包括芯片、终端、接收机、应用系统,传动器主要包括微马达和人造肌肉。传输层主要包括光传输和通信与网络设备,其中光传输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接入设备、光传输设备,通信与网络设备主要包括3G/B3G、NFC、ZigBee、蓝牙、Wi-Fi/WAPI、M2M。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应用并推动其成果的转化。平台层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支撑软件、计算中心和SI等,其中支撑软件主要包括嵌入式软件、SOA、模式识别、数据挖掘/BI,计算中心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和超计算中心。应用层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行业特点,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形成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物联网应用分支,最终形成涉及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方方面面的物联网应用集合。应用层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金融等。
发展物联网产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由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的,并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正式发布了这个概念。Ashton教授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限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我国从2006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物联网产业政策和规划:2008年4月,全国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成立;200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物联网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12年8月底,国务院批准建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逐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将形成产业链重点环节加速发展、微电子技术持续发展,以及行业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产业链重点环节加速发展
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也与通信网和互联网产业链类似,增加了部分参与者。在上游增加了RFID与无线传感器供应商,在下游增加了物联网运营商。因此,中国物联网发展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完善物联网产业链,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运营与服务等核心领域,着力打造新型传感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等重要产品与解决方案,以系统集成与运营及服务为龙头,带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
微电子技术持续发展微电子技术的两大发展方向是当前乃至未来20年物联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10-20年,传统硅技术将进入成熟期(预计在2014-2017年)。从总体发展看,传统硅技术市场将一直延续到2047年(晶体管发明100年)才趋于饱和(达到芯片特征尺寸的极限)并衰退。而当前微电子技术仍将依循“等缩比原理”和“摩尔定律”两条基础定律发展下去,在逼近传统硅技术极限过程中,不断扩展硅的跨学科横向应用(如MEMS等)和更先进应用(量子、分子器件)。
行业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物联网可以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金融等诸多领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直接服务于上述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为其信息化与智能化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促其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物联网在这些领域应用的展开又将是其自身发展的直接动力。下游应用的快速推广与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张将直接拉动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物联网给安防行业带来机遇安防行业结合物联网技术会让产品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从而使安防产品智能化。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包括安全防护、楼宇安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领域。
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防工作是非常优秀的。究其原因,除了周密的计划、精心的部署、严密的管理等等主观因素外,技术上的因素同样功不可没,甚至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就有物联网的极大功劳。奥运筹备之初,就提出来要办数字奥运。而在整个北京奥运期间,物联网确实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譬如海康威视的视频联网监控、智能交通指挥、食品安全追溯、环境动态监测等等方面,物联网技术都获得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上海世博会采用的火警设备也是一款典型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在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演示区看到,新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已能模仿人的眼鼻系统,对大空间实施监控。据介绍,所谓“眼”即指“电子眼”,可以对空间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而“鼻”则是一种感应系统,一旦发现烟雾会第一时间向系统发回信号。此外,在汶川大地震中,堰塞湖的实时动态信息也是通过“网络+传感技术”来实现信息交换的,数据最终被传递到后方的决策部门,有效规避了人员实地观测可能遭遇的伤亡风险。
目前,国内主流安防厂商均已经在安全防护、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多个领域结合物联网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结语
物联网在社会生产各领域的应用将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智能、低碳的方向转变,从刚性生产方式向柔性生产方式转变,显著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在社会管理领域,物联网将能有力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大大提升社会管理的效能,惠及民众生活;在社区和家庭等领域也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全新的体验,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综上所述,物联网行业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将迎来蓬勃、快速的发展机遇,安防行业应该抓住机遇,打造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本文作者现任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图像处理与智能分析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