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大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工程师在生产自己的互联网连接产品方面,已经有太多的各种问题需要考虑。在开发物联网标准、选择无线技术与采用适当的互联网协议时,多数工程师仍专注于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因此,个人隐私等比较抽象的问题可能很快就被弃置一旁。
设计工程师很容易事后才想起来隐私问题。但事实是,如果设计师要想让物联网取得成功并得到广泛采纳,必须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把隐私问题考虑在内。如果等待立法者从上到下地强制要求,只会减慢物联网的发展速度。
媒体上对物联网优点的宣扬正在迅速消失,开始更加关心技术如何存储、使用与保护私密信息。最近,element14的研究结果显示,多达64%的消费者担心可穿戴技术对其隐私的影响。
不管这些担心是否有道理,都难以否认物联网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技术收集与使用我们个人信息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无缝嵌入数十亿个传感器与连接设备,存储的数据量必然急剧增长。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会带来严重的隐私问题。
物联网时代的隐私问题
首先,数据量越多,就越难以控制。监控与保护一个数据收集点可能很容易,但随着物联网扩张到包含200亿个连网设备,数据安全问题将变得极其复杂。虽然目前为此正在开发几种安全标准,但设计师与工程师将来必须找到实施这些标准的方法,而且不能损害终端用户的体验。
第二,为了让物联网的长期效用最大化,多种设备之间将来必须相互沟通,不管这些设备属于谁。例如,一辆连网汽车可能需要与某人的手机或智能手表连接。与此同时,也可能需要与路上的另一辆汽车连接以获得相关的路况信息。由于信息来自不同的个人与来源,个人“拥有”数据的理念越来越难以推行。
这是工程师与产品设计师必须克服的另一个挑战。虽然收集数据对于物联网的运行非常重要,但设计师必须确保其产品与服务只收集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所需的数据,不收集其它更多数据。同时,必须妥善地存储这些数据,而且,如果没有得到原始所有人的明确同意,不得与他人分享。
从这些例子可以明显看出,个人隐私日益成为“设计”问题。然而,与隐私有关的问题仍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界定,“保护”自己数据的责任被推给了用户。
这可能是因为以前收集用户数据的多数技术只在网络上存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等)。这些工具以抽象形式存在,脱离现实世界。因此,许多保护个人隐私的传统方式似乎不再适用。拿社交媒体来说,多数在线服务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这是其核心功能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情况下,把责任推给消费者简直太容易了。他们会说,如果那些隐私信息真的非常重要,用户就不会把个人信息上传到社交网站。
物联网正在把这种争论带回现实世界。物联网技术把隐私问题变成了更具体的问题,与“离线”世界的社会规范产生越来越突出的矛盾。
比如可穿戴技术项目谷歌眼镜。搜索引擎保留用户数据的概念显得过于抽象,不容易直接直接引发不快,但佩戴摄像头突然之间使其变得具体化,导致隐私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现在,通过一段初步的试验之后,谷歌眼镜已经禁止在汽车、影院、银行、赌场、医院和饭店内部使用。这代表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是物联网设计师必须注意和积极解决的问题。
随着隐私重新成为具体而又真实的问题,保护数据的责任正在从消费者转向产品本身。电子OEM厂商必须把这些问题置于产品设计日程的优先位置。